我还是这会儿就提醒大家为好:以下内容绝非《如何养育出好孩子》的步骤式菜谱。首先,我本人必须是一个几近完美的家长,才能自诩可以提供胜券在握、万无一失的指南,告诉别人怎么养育他们的孩子,可我不是。其次,我对这种指导方式原本就心存怀疑。那些十分具体的建议(“如果孩子说X,你要站在Y位置上用Z语调说……”)本身就是对家长,也是对孩子的失礼。养育孩子不像组装家庭影院或者烹调砂锅炖菜,只需严格遵照专家的说明书就可以;没有均码配方能对每个家庭生效,也无法预测数不胜数的可能性;的确有些书籍声称可以提供这样的配方,父母们急于寻找一招制胜而趋之若鹜,它们通常弊大于利。
我将在本章和随后的章节里,提供一些粗略的原则,一些取代传统养育模式的思路。它们脱胎于调查研究、综合了其他育儿顾问深思熟虑的成果、我的个人经验以及我对其他家庭的观察。你必须自行决定每种思想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又如何应用到养育你的孩子身上。
坦率地说,与许多其他著作相比,我在这里提供的建议更富挑战性。确认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比仅仅只是爱他们更难;针对孩子的复杂性做出反应,比仅仅关注他们的行为更难;试着与他们共同解决问题、向他们解释正确处事的理由(更不用说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理由)要比借用胡萝卜加大棒控制他们更难。“并肩协作”要求我们做得要比“实施手段”更多。
奇怪的是,实施“并肩协作”的理念往往被寄予更高的标准。一位研究人员观察到,低龄儿童即便在被告知停止做某事之后,通常还是继续表现不佳,而家长就会下结论,认为说话不起作用;然而惩罚,包括体罚,通常也是不起作用的。事实上,一项调查中有一半学步儿会在两个小时之内重新出现不良行为——五分之四会在当天故伎重演——无论家长第一次的反应是什么;“而区别在于,当打屁股不起作用时,家长却不会质疑其效用。”(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却普遍认为孩子需要更多传统管教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