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改变别人真的是好事吗

看清幕后的本质,应对更加机智!

字体:16+-

亿万富翁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普天之下,没有任何一种能力比善待他人这种能力更为重要了。我认为他是对的:成功的学徒工、领导或者还有销售等更多是通过知人善任与同理心来展现自己,而不是通过自己专业领域的辉煌成果。那我们如何来“善”待他人呢?人性很复杂,正如我们在第二章中涉及“性格”这个关键词的部分所见到的那样。因此在生活中总揽全局,还与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相处真的挺不容易的。为此,我想提出一个模型,它将进一步锐化我们对人际交往“机理”的见解。这个模型不是新提出的,它源自交流分析,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由美国的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与托马斯·哈里斯(Thomas Harris)提出。这一模型的来龙去脉很值得去了解,因为时至今日,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仍具有实际意义。

伯恩与哈里斯将“交流”理解为一个人的某个行为(“刺激”)以及另外一个人应对这个刺激所做出的反应。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段对话:

甲:“你总是迟到,这都已经过一刻钟了。我们约好了是七点钟呀,你也太不会安排了吧!”

乙:“那我们今天就算了吧!反正我现在也没兴趣去看电影了!”

看了乙的回答您也许会觉得:我的天哪,太幼稚了!其实,这种反应似乎是一种孩子般的反抗反应。甲说的话更让人觉得像是严厉的教导主任或者是唠叨的父母。不少人会觉得这种语气十分傲慢,并且对这样的语气非常敏感。交流分析的代表可能会说:甲以“父母-自我”在说话,而乙以她的“孩童-自我”在回答。那么乙还能有什么不一样的反应呢?比如可以这样:

乙:“真是对不起,我让你久等了。我刚刚在办公室待着,然后忘了及时看钟。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