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非它本身的样子,我们所看见的世界是我们自己的样子。
——《塔木德》
近几年来,我给一些企业举办了研讨会和培训班,做了一些报告。我的受众主要是高管、雇员还有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我们人力资源培训学院(HR performance Institute)十分荣幸能够拥有一个非常稳定且优质的业务订单需求。但是自从我开始着手研究“世代多样性”这一主题以来,我收到了前所未有之多的咨询与订单。不少企业会突然崩溃,究其原因可能是对不同的世代缺乏一定的认识,而且这种事情的突然发生并不罕见。“在我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教会他一切后,又一名培训生向我们提出了辞呈”,预备性谈话中已经就提到了这一点。或者:“我们认为,WhatsApp, Instagram和Facebook不应该出现于公务手机上。最近一位部门领导就因此告诫了一位年轻的女职员。自此之后,这个部门就分裂成了两大阵营。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年轻人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我的脑海里自然而然地就浮现出了我的女邻居,她也时常向我抱怨她的痛处。她对此有着同样的看法,认为她的那个“年轻人”(她已成年的儿子)“必须意识”到一些东西:他应该存更多的钱去养老,而不是把钱挥霍在环游世界和昂贵的摄影设备上面!
为了缓解企业里这种不请自来的剑拔弩张的氛围,我有时会问怒气冲冲的高管是否去过动物园。“那当然了!”,他们看起来有点儿被激怒的样子。您在那儿有很喜欢的动物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因为和孩子们一样,大人们也会有自己特别喜爱的动物。很多人喜欢猴子,因为它们很会攀爬。企鹅也很受欢迎,因为它们在水中非常优雅并且快如闪电。但我可从来没有遇到过谁去吐槽猴子不会游泳,或者吐槽企鹅不会上树。那为何我们却在人类社会区别对待,并且批评他人的行事方式呢?这些行事方式对于他或者她来说是“与生俱来”的,因为这是其自身性格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