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常喜欢给一对姐妹或闺蜜贴上一好一坏的标签,以示正反两面的对比,寓意我们人格的两面性。因为有两面性,人们面对选择便各有需求,无法融合,不得不背道而驰。电影把凡事有正反与好坏,直白、通俗地告诉给你。
谢晋导演早期的片子《舞台姐妹》,讲述越剧人生,就是典型。正方人物春花,认认真真唱戏,清清白白做人;反方月红,爱慕虚荣,迷失于灯红酒绿。当然最后是反方醒悟,姐妹重归于好,获得解放和自由。
《舞台姐妹》小时候我至少看了三遍。老掉牙的片子,看过这片子的,得多老……
这么黑白分明的价值观,小时候却看不懂,并不知道电影想表达什么。“台上悲欢人常见,谁知台外尚有台”的哲学命题,到“老阿姨”年纪了才模模糊糊明白。
这样旗帜鲜明的导向,小朋友还会节外生枝,冒出点不良念头。当时不争气的我就喜欢变坏的妹妹,觉得她扮的小生又帅,唱得又好听。 我打小立场不稳定,判断力不明晰,也搞不清楚为什么。
1967年墨西哥片子《冷酷的心》讲的还是姐妹,圣女妹妹阿依媚善良而低调,姐姐莫妮卡妖娆而自私。不叠加多重人格就没戏可看,剧情没有几重翻转支撑不下去。这部电影的认知加深了一档,正反方稍复杂了一些,看似野蛮的魔鬼胡安,实则暖男一个。当时我偏偏觉得坏姐姐莫妮卡长得真好看,愿意为她多看几遍电影。在没几部电影的贫瘠年代,我每看一遍回家后就画一遍坏姐姐。比起善良、温顺,原来冷艳、性感会更具**和杀伤力。为什么呢?
电影里找寻出来的答案,在生活中并不适用。
现在的孩子们看的《七月与安生》,还是一样的路数。电影中苦心塑造的亲密姐妹所产生的碰撞,无非借指每个人心中常会产生的各种疑虑、困惑、执拗之间的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