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字体:16+-

┃阅读指导┃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最初发表于1926年1月4日出版的《语丝》周刊第六十期,后收入散文诗集《野草》。文章以“奴才”“聪明人”“傻子”这三个人物形象象征着现实社会中的三类人,通过“奴才”对“聪明人”和“傻子”的不同态度,批判了社会上存在的奴才哲学。

开头以“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来突出奴才的不思反抗的奴隶性。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聪明人”实际上是作者的反语,他对奴才的苦难只能表示出同情和叹息,并没有“聪明”地帮奴才指出一条改变苦难现状的道路,但他的同情得到了奴才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