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作为一个独特的茶类,甜香宜人,茶性偏于温和,其独特的韵味,是其他茶类无法替代的,本来幽微难从俗。
黄茶的最早记载,见之于唐代李肇的《唐国史补》,其中记载:“寿州有霍山黄芽、蕲州有蕲门团黄,而浮梁商货不在焉。”此时的黄芽、团黄,还不是现代真正意义上的黄茶类。它是自然界里,颜色泛黄的较嫩的黄芽茶、黄叶茶的统称。欧阳修有诗:“共约试团黄、何茶有此香。”陆羽《茶经》中写道:“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此处饼茶的“黄”,指的是当日做成的饼茶表面的自然色泽。头采的春茶,氨基酸含量高,多泛嫩黄色。宋代黄儒的《品茶要录》记载:“试时色黄而栗纹大者,过熟之病也。然虽过熟,愈于不熟,甘香之味胜也。”黄儒很智慧地意识到,假设茶在蒸青时,茶叶发生了黄变、过熟现象,虽然颜色不再翠绿如初,但是,其滋味会更加甜香。两弊相衡取其轻,过熟的则比杀青不透的茶,品质提高了许多,也算是“好事尽从难处得”了。这其实是黄茶发展的“曙光东向欲胧明”,是黄茶制作技术即将破土前的萌动。在茶色尚白的宋代,能如此理性地、从茶品的缺憾中认知到茶黄之美,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据《大明会典》记载:“隆庆五年(1571)令买茶中马事宜,收买真细好茶,毋分黑黄,一例蒸晒,每篦重不过七斤。”这表明在明末的蒸青茶中,已有了黑茶与黄茶的分野。发酵重的属于黑茶,发酵轻的,已初步具备了黄大茶的特点。
蒙顶黄芽
明代万历年间,许次纾的《茶疏》写道:“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南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县名,其实产霍山之大蜀山也。顾此山中不善制造,就食铛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山中茶农不善制茶的结果,就是在茶的杀青、干燥、存储过程中,叶绿素在高温、湿热的影响下,会部分受到破坏,故而发生茶青的黄变。绿枝紫笋一旦色泽萎黄,就被认为是品质低劣的标志。许次纾批评的,就是当地制茶技术的不过关。如此焦枯、闷黄的茶,只能“仅供下食”,又怎能用于品评斗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