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我们学的是英语基础,如音标、语法、常用词汇等,似乎在不断地取得进步。但基础阶段过后,再往上提高就很难了,因为语法知识和中小学的常用词汇只不过是英语的冰山一角。权威的《牛津英语大词典》第二版收录约61.5万个单词。专业的词汇测验网站testyourvocab.com(以下称“英语词汇量测试网”)上的数据显示,以英语为母语的成年人的平均词汇量是2万~3万个。然而,中国本科大学生毕业时英语词汇量平均仅为约5000个。进入职场之后,很多人就放下了英语。数年以后,他们的词汇量纷纷下降到3000个左右,还不如母语为英语的三岁小孩词汇量多。无怪乎很多人对自己的英语做出不算谦虚的评价:“不好意思,my English is poor(我的英语很差劲儿)。”
在英语国家,三岁小孩们的英语水平基本可以认定为“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筐”,他们在阅读上存在困难,层次稍微高一点儿的语言交流也无法进行。他们可以终日生活在英语的听说环境中,又有机会在全英语的教育体系中从小学念到大学,逐渐成为具有英语文化背景的人。显然,这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不现实的,而且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决定了成人的大脑早已错过了儿童时代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即使让你一直生活在英语的听说环境中,也未必很有用。
因此,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摆脱英语的蒙昧状态,方法就是把英语作为工具用起来。我们的汉语文化水平来自我们读过的很多中文作品,从四大名著到短篇小说,再到报纸杂志、帖子微博……如果我们也能大量阅读英文原著,同样从品读小说到翻阅报刊,再到上网,不就有英语文化了吗?然而,读懂英文原著并不容易,在过去,这只是属于少数语言天赋过人者或者家里有讲英语传统者的“特权”。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