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谈文言的讲解,说了些抽象的话。这一回举些具体的例子,继续谈文言的讲解。
一个字往往有几个意义。在从前,几个意义都有人用。到后来,某一个或某几个意义很少人用了,咱们姑且叫它作“僻义”。如果凭着常义去理解僻义,那必然发生误会。例如《诗·豳风·七月》中有“八月剥枣”的话,咱们现在常说剥花生、剥瓜子,好似正与“剥枣”同例。但是这个“剥”字并不同于剥花生剥瓜子的“剥”,这个“剥”字是“攴”的假借字,“攴枣”是把枣树上结着的枣子打下来。又如《诗·小雅·渐渐之石》中有“月离于毕”的话,咱们现在说起来,“离”是离开,“月离于毕”是月亮离开了毕宿(星宿)。但是这个“离”字并不是离开,它的意义正与离开相反,是靠近。“月离于毕”是月亮行近了毕宿。屈原的《离骚》,《史记·屈原传》中解释道:“离骚者,犹离忧也。”这两个“离”字都不是离开,是遭遇,遭遇与靠近是可以相贯的。
文言中常不免有些僻义的字。倒不一定由于作者故意炫奇,要读者迷糊,大都还是他们熟习了那些僻义,思想中想到了那些字,就用出来了。咱们遇到那些字,若照常义去理解,结果是不理解。欲求理解,就得自己发现那些僻义,多找些例句来归纳,或者查字典,再不然就去请教人家。如果自己研究既怕麻烦,请教人家又嫌啰唆,不理解的亏还是自己吃的。
文言中有些词语与现在说法不同。如“犊”字,咱们说“小牛”,“与某某书”的“书”字,咱们说“信”或“书信”。这只要随时随字留意,明白某字现在该怎么说,从而熟习那些字,直到不用想现在该怎么说,看下去自然了悟。又如从前人文中常用“髫龀”,寻求字义,“髫”是小儿垂髻,“龀”是小儿毁齿。可是咱们遇见“髫龀之年”四个字,如果死讲作“垂头髻毁牙齿的年纪”,这就别扭了。咱们思想中从来没有这么个想法,口头上也从来没有这么个说法。咱们应该知道这四个字只是说幼年时候,也就七八岁光景。从前人说“髫龀之年”,正同咱们说“七八岁光景”一样。“髫”字“龀”字什么意义固然要问个明白,可是对于“髫龀之年”还得作整个的理解,不必垂头髻啊毁牙齿啊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