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部分食品、玩具包装上印着“注意:幼儿、老人不要大口吞食,以防噎喉”“婴儿勿食”等文字,但是很多家长还是心存侥幸,觉得气管异物不会那么容易就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事实远非如此。
在我国,气管、支气管异物占0~14岁儿童意外伤害的7.9%~18.1%,约80%的患儿好发年龄在1~3岁,1岁以内的意外死亡病例中,40%是由于呼吸道异物所致。1~3岁的儿童是气管异物的高发年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够自由地活动,好奇心强,当拿到一些比较小的东西时,喜欢把东西放在嘴里“品尝”一下。这些小东西包含较小的纽扣、果冻、笔帽、耳钉、花生、瓜子等,有时也会是手链、项链等稍大的东西,这些物品被孩子误吸到气管里边,可导致气管堵塞,影响肺通气。
为什么吃东西还能掉进气管里呢?借鉴“第一响应急救”的文章与大家交流一下有关气管异物的知识。
先看一下正常的生理结构,在我们的颈部有两个管道:一个是食管,另一个是气管。这两个管道,一前一后并行,气管在前面,食管在后面。我们呼吸的气体和吃进去的东西,能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图5-1)。
图5-1 吞咽过程
舌根的后方有个会动的“阀”——会厌,会厌是由软骨组成的,其表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疏松黏膜,黏膜下有血管和神经,这些神经与中枢神经相连接,听从大脑的指挥。食物经过咀嚼,然后进行吞咽,这两个动作会让大脑进行交通调度——这些食物要进入食管。此时会厌得到指令就会自动关闭,遮盖住气管的开口,也就是咽喉这个部位,阻止食物进入气管,接着再进入肺部。这样,食物就可以自动进入食管,再进入胃。
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在神经中枢的指挥下自动完成的,我们无法人为控制。也就是说,你想用意念告诉自己吞咽的这口米饭进入气管,那肯定没用,这个动作根本不听你的指挥。那为什么还会出现气管异物呢?简单理解就是大脑自己“走神儿”了,没指挥好,动作没连贯好,会厌没及时关闭,食物不小心就进入气管了。就像你一边喝水,一边想事情,不小心呛着了。对于小宝宝来说,从**食物到固体食物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吞咽这个简单动作需要反复训练才会协调、熟练。所以,他们放入口中的东西很容易被误吸入气管,造成气道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