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乖,摸摸头2.0

本末倒置的休闲之用

字体:16+-

的确,历代以来不少的名人雅士都曾把私园界定为闲居之乐的场所。往往我们也就因于此而把私园的产生归结于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目的,我们也以“休闲之用”概括所有私园的建造起因和历史演变。然而,对于一个本就把思想内涵完全隐逸于现世生活表象中且不存在明确界定的过往观念来讲,对于本质上带有鱼目混珠实情的社会来讲,“休闲之用”可以涵盖历史上多样的需求形态,却怎么可能明确地体现出私园的精神高度和精华所在呢?

休闲只是私园的用途而不是私园的本质。对大多数人来说,表象上休闲场景的供给只可能带来内心的暂时舒缓,而这不会是身心安顿的终点。一个人身心安顿的终点必是首先能让内在的精神需求得以某种程度上的实有实现和表达才对。精神需求是“体”,休闲是“用”,它们应同属于私园的两面。往往我们假借“体用不二”的幌子而实际又偏重于“用”的实情已经让我们几乎忘记了“体”的存在。私园的价值首先在于造园之前私的精神与建造的关联以及其后建造本身的实现,至于再其后的私园之用那是后话。仅就这种把不强调实际功用的私的精神需求借助于建造实有呈现的方式所产生的意义就远远大于其后之用。

并且,可以说,这种完全的精神诉求塑造出的是自我心中神圣的庙宇殿堂。尽管这种殿堂并不高大和华丽而是低矮和朴实,尽管这种殿堂常常是用来被洞穿而不是供奉,尽管园主们可能还存在着并不彻底的私心。而落于生活日常,落于简单意义上“用”的解释却容易导致向恶俗踏实地无限接近后审美上和建造上的洛可可和似是而非。当我们对私园的称赞更多的是集中于造园后对审美情趣的把玩和仅把私园当作人们娱乐活动中雅致背景提供时,附庸风雅和模仿复制的方式很容易让私园沦落成一个只作于众欢颜,夜夜笙歌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