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乖,摸摸头2.0

造园是一种实现

字体:16+-

造园是一种真实的私的实现。造园是自我在求之于外的实现无望后转而求之于内的实现。

私园多为文人所造,而文人是一群兼具对理想执着向往和对现世生活敏感批判的群体,是一群永不知满足的在现世中苛求更完美世界的群体,所以,在多数情况下,现世社会的复杂和纷争给予文人们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矛盾。这是一种所学所知之理与现实间的落差,一种求之于外的焦虑、艰难和无望,一种对私的清净独享生活的渴望。处于这种状态下的文人由社会向自然的回归,由求之于外向求之于内的回归成为必然。

无论这些文人处于怎样的社会阶层,无论是否官宦,无论官宦们是否在朝、罢官、致仕还是归隐,无论维持这种状态的时间是长是短,处于文人内心深处的这种精神需求却是纯真和炙热的。这些需求要么全然处于焦灼之中,要么已经具有超脱的特征。而无论他们处于怎样的状态下,此时的他们都渴望一种自我理想的实有实现。当求之于外的“大我”受挫转为求之于内的“小我”时,如果能够靠一己之力就完成自我的精神需求无疑也应是一种极大的满足。另外,无论文人们是闭门谢客般沉醉于诗画间和生活日常间,还是出游远足而流连于山水间,其实他们也都在谋求另一件事,那便是迫切需要寻找到一种合适空间让自我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舒缓。这种空间场所能够让文人们有心境对所经历的世间百态和自我所秉持的信念和理想进行反思,让自我生命的价值开悟和解脱,让自我精神的苦楚进行自我医治。建造私园囊括了这两方面的私的需求。

在客观条件上,造园的空间实有性让私园较之书画更具有一种时空上的立体体验。私园所营造的是山水和人造物间的融合,这点也和以往人们慕于山水的思想相符。造园不会受制于社会礼制的约束,因为在以往的观念中“园”应该是自由的形制才对,毕竟这是“园”而不是“宅”。对于造园来说,一切只需跨过财力的门槛后即为个人的尽情发挥。即便这财力的门槛也是因人而异的,因为造园是种精神的表达而不是财力的彰显,所以在表达的判断标准上,私园不是依赖于具象上的规模大小和豪华程度,而是抽象上的境界和表达能力的高低。最后,在主观意识上,文人们心中那一点点不可言说的私心(造园既不需要经历独处于山林的艰辛,又可以兼顾对官场时事的不时观望)也均给予了满足。于是乎造园成了这一切需求的结合点。造园不但能以一己之力让自我感知真实地在土地之上得以实有呈现,而且建成后的私园也提供出实有的空间让自我的种种需求在这自造山水间得以实有安顿和舒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