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旁面前的罗马城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呢?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资料有限,笔者苦于在前四章无法翔实地还原罗马城,但是在还原公元1527年的罗马城时却没有这样的烦恼,反而因为资料太多而眼花缭乱。在前四章,笔者的资料来源主要是考古发现、法律文书、书信和讽刺诗。而在本章,有数不清的绘画、地图和不同语言版本的城市导览摆在笔者面前。此外,这一时期的大部分建筑都得以相对完好地保存至今。这一时期还兴起了一种新的文体:自传。这种文体不仅在压制个人主体精神的中世纪绝难一见,就算在文化繁荣的古典时代也寥若晨星。随着绘画艺术在15世纪进入繁荣期以及识字率的显著提高,个人自传这种文体应运而生。这一时代的个人传记有时会给人一种人人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主角的错觉,传主们不遗余力地美化自己,丑化敌人。
假设一个罗马人乘坐时光机从公元1081年的罗马城穿越到公元1527年的罗马城,他会惊讶地发现此时的罗马城已经移到了别处。到公元1527年,罗马城完成了一个1000多年的迁移过程,整座城市沿着台伯河和圣彼得陵墓缓慢西迁。罗马人在公元16世纪时毅然抛弃罗马七山,在疟疾肆虐的台伯河沿岸安顿下来。这样一来,公元11世纪那座遍布花园和绿植的罗马城被一分为二:非居住区和居住区。旧城墙内的大部分区域退化为乡村。莽莽的牧场,葱郁的葡萄园,间或有几处教堂、农舍和富人的乡间别墅,它们共同构成了非居住区的全部图景。古罗马广场在公元11世纪是弗兰吉帕尼家族的私产,此时被罗马人唤作“奶牛牧场”,而卡比托利欧山南边的塔尔皮亚崖石则被罗马人唤作“山羊山”。
相较于非居住区,居住区的面积要小得多。这位从公元1081年穿越而来的游客会发现居住区人满为患。街道上挤满了行人和商贩,罗马城此时的人口数达到了过去1000年中的峰值。公元15世纪20年代,教皇把教廷从阿维尼翁迁回罗马城,罗马城再度繁荣起来。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罗马城在公元1527年5月到底有多少人口,因为罗马城在几周前刚刚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口普查。罗马城在公元1527年初的人口总数是5.4万人,这一数字不包括婴儿。6年前,也就是公元1521年,罗马城的人口总数很可能高达8.5万人,因为这一年的罗马城相对太平。当然,庞大的朝圣者群体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比与中世纪朝圣者的朝圣热情相比,他们的朝圣热情也并没有消退。每逢大赦年,前来朝圣的游客就会多于居民,他们蜂拥至博尔戈。城中数百家小旅馆是他们投宿的地方,他们跟从前的朝圣者一样,前往圣彼得广场上的摊贩那里买铺床用的稻草。彼时的圣彼得大教堂只是一处尚未竣工的建筑物,没有什么看头。但是复活节、耶稣升天节或圣诞节当天,朝圣者们会前往教堂观看教皇在入口处的柱廊上祝圣那幅著名的维洛尼卡布画。好在罗马还有不少宏伟的教堂可以逛,不少圣物可以瞻仰。圣乔凡尼教堂曾先后两次被烧毁,重建后的圣乔凡尼教堂里依旧陈列着圣彼得和圣约翰的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