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左右,阿里巴巴还不是现在的互联网巨头,融资来的2500万美元快花完了。
但是有一款产品,在销售团队的大力推动之下产生了巨量的现金流,救回了阿里巴巴。不仅如此,后来阿里巴巴B2B(1)公司上市的时候有十几亿美元的融资,又为淘宝等B2C(2)业务的发展储备了充足的资本。
它就是阿里巴巴的B2B产品“中国供应商”,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在互联网上获得国外的客户订单,最早的定价是3万元一年。
不仅如此,阿里巴巴还涌现出了一批干嘉伟、贺学友、陈国环、程维等后来在互联网领域响当当的人物,这些人都有“中国供应商”产品的销售经历。
我真的想跟阿里巴巴学习,不仅想学他们如何把这些非科班出身的“菜鸟”培养成顶级销售的方法论,更想学习的是他们如何通过价值观、培训体系、激励体系等培养出一批真正的人才,实现“良将如潮”。
通过学习阿里巴巴的经验,我发现,很多公司在创业初期都是销售驱动的:只有销售带来了足够多的现金流,这个公司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就会走向运营驱动,通过精细化的运营来提高客户服务的体验和公司的收入。
阿里巴巴和滴滴打车的崛起都证明了这一过程的必要性。
●●
阿里巴巴最早的一批金牌销售,都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学习他们的风格,对我们的销售会有一些启发。
早期销售冠军干嘉伟的“顾问式销售”。
阿里巴巴的早期销售冠军干嘉伟,他做过搬运工,也做过生意。他的销售特点是,采用利他的顾问式销售。通过对自己早期成绩的复盘,他发现之所以一开始成交很困难,就是因为自己的心态有问题。
“到客户那里一心只想尽快签单拿提成,根本不是为了帮助客户,客户就不愿意去跟你签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