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子通释

第四十七章

字体:16+-

上一章讲“知足”,是指“内心之知”;但是,人生在世,还必然需要对外部世界的宏观之知。

在老子的哲学中,只要让内心皈依于天道,就能产生对外部世界的宏观之知。

原文是——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对外部世界的宏观之知,最高目标是“知天下”,但是,即使在现代的交通条件下,一个人极为有限的行走岁月,能抵达多少地方,而对抵达之处又会有多少深入了解?当然,“知天下”又包括历史维度,因为“天下”也是一个时间程序,那么又有谁能够亲临自己生命过程之外的时间?

然而,确实也有不少比别人更“知天下”的高人。一问之下,他们的主要功夫还是集中在有限的研究空间。德国哲学家康德,思想经天纬地,却几乎没有怎么离开过他居住的村庄。其实,老子、庄子也大体如此,它们的“逍遥游”因为游在自己心中,所以能够横贯北海南溟,直穿亘古当今。真正的流浪者,远远比不上他们。

我对这段文字的翻译,与原文相差不大,因此就不引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