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子通释

第七十一章

字体:16+-

上一章老子在自语中讲了不少“知”:自己的观点,天下能“知”吗?对观点“无知”,对我也“不知”了吗?“知我者”究竟是多还是稀?……我数了一下,短短四十余字的短文,一共用了五个“知”。

因此,这一章,他要从“知”开始谈下去了。

原文是——

知不知,尚矣;

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我很喜欢这一段简短而又缠绕、重叠而又决断的漂亮文字。

前两句“知”的文字游戏就很有意思。“知不知,尚矣”,意为知道自己不知,最好。接下来“不知知”三个字有点卡住,其实可以看作是“不知之知”,意为明明不知却以为有知。这样的“知”,当然是病了。

其实《淮南子》中还引述过另一种版本:“知而不知,尚矣;不知而知,病也。”这里的“知而不知”,是指“知道了还好像不知道”;这里的“不知而知”,是指“不知道还自以为知道”。这后半句,与“不知知”同义。

然后要说说这个“病”字。“病”的意思很宽泛,但是,陈鼓应把它翻译成“缺点”,显然是轻了。不仅轻,而且在文学上也失去了张力。陈鼓应习惯于把老子过于醒豁的文字降温、减色,变成寻常的理论句式,这是我多次表明不赞成的。我除了哲学立场外,还有文学立场,因此舍不得把热辣辣的一个“病”字退解为“缺点”。“病”就是“病”,至少,也是“毛病”或“弊病”。

那么,我的翻译是——

知道自己不知,最好;

不知而以为知,病了。

圣人不病,因为他们把病当病,所以不再是病。

把病当病,那就不是病了。

当然,这里所说的“病”,主要是“心病”。

老子所说的心病,围绕着“知”。有趣的是,“不知”不算病,以为知道才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