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业撒谎者的供述

碎掉的是完整的

字体:16+-

——作家走走小说《我快要碎掉了》碎片式读后感

1

这是一部不讨好读者、不讨好编辑、不讨好市场,甚至不讨好写作者自己的作品。

这本书像根刺,把文学的虚无繁荣扎破了,那繁荣原本像猪尿泡那么饱满。

书里有两个山鲁佐德,她和他讲的是发生在中国的现实种种。

能面世就是个奇迹。别期待其他了,甚至别期待有几个人读她。

2

不知道怎么写书评。

我的意思是不会写那种布满“解构、迷宫、先锋、后现代、叙事圈套”的书评。所以这只是一篇读后感。我更喜欢用这个俗词,打小时候起就一直在用的词,读后感。

当你读完某些文字时内心总得分泌出点什么吧,哪怕是一句宣传计划生育的标语。即便是看到这个——

“一人超生、全村结扎”,看完不仅有心理反应,生理上也难免会有,比如本能地夹紧裤裆。

这本书同样是被阉割过的。但净身之后的它,依然比那些全须全尾的东西更具雄性特征。

3

虽然一个“好”字太笼统,但在找到更精准的定语之前,我还是要用“好文字”这三个字。既然一句标语都可以,那么好的文字更能激发出读者的双重反应,心理上的,和生理上的。就像当年读《变形记》之时,格里高尔·萨姆沙在文章中以甲虫的形态爬行时,胸骨后陡然升起一股焦灼,体内像是被什么点燃了一般,没有明火,那是一大堆闷燃的枯叶产生的热量,炙烤五脏六腑。我巡视了自己的四肢,看它们是不是会突然干瘪下去,咔吧咔吧地,生出肢节。

当坏坏跟着走走进入那个单调的房间时,一种感觉浮现了。幽闭、压缩、某种无形条带在你咽喉部的渐渐束紧——我以为坏坏要被囚禁了,以文学和传授写作技巧的名义。

在我认识到错之前,被关在房间里的是我,一个读者,而非那个讨要稿费的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