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正酣时,有关国羽“消极比赛”(国际奥委会定论)事件成为热点。那对运动员被其组织在官方说辞中“谴责”了一番,就好像消极比赛是她们个人行为似的。这则荒谬的声明,让我想起著名的“Catch-22”,也就是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我有十年的体育新闻编辑从业史,自问对这个圈子还有些了解。即便不了解,以常识也可作出判断:两个运动员是不大可能敢逾越组织自作主张的。假如你非外宾,自然知道“组织”对于个体而言意味着什么。假定她们的消极比赛是自行决定而无授意,结局一定凄惨。反之,听了组织的话,也并不乐观,默认个人行为成了唯一选择。这个黑锅不扛的后果,聪明如你想必稍动脑子便知。
此事已很接近Catch-22了,机械而冰冷并人性阙如的体制就好比一台绞肉机,弱势的个体总难逃被加工成肉馅的命运,可你听说过绞肉机自己把自己绞碎的事发生吗?
就是这样。在《新牛津词典》中,“Catch-22”的名词解释是这样的:进退维谷的局面,叫人左右为难的情况:[用作修饰语]a catch-22 situation——源自约瑟夫·海勒一九六一年的同名小说,该书的主人公为了逃避危险的作战任务而装疯,可是逃避的愿望本身又证明了他的神志清醒。书中的主人公约塞连是飞行员,负责轰炸任务,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而拒绝去驾机轰炸。而军规是这样说的,不执行任务也可以,但你要证明自己已经疯掉。当约塞连证明自己疯掉后,军规的补充解释说:能够证明自己发疯的人恰恰说明自己没有疯掉。所以,约塞连必须继续执行轰炸任务。你看,世界就是这样荒谬如斯。
这与某些“灾难深重”(契诃夫《第六病室》中语)的精神病院如出一辙,医生的逻辑是:精神病患者都说自己没疯,但如果你承认自己疯了,那你就是疯了。只能证明你和医生的诊断恰巧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