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社会适应不良是因为个体感到自卑并追求优越所引起的社会后果。“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这两个术语本身已经揭示了社会适应不良所带来的后果。无论哪种情结,都与胚质无关,也与血缘无关,只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为什么并非所有的人都具有这些情结呢?事实上,人人都有自卑感,人人都会追求成功、追求优越,而这正是构成个体精神世界的必要因素。之所以不是人人都陷入这些情结当中,那是他们的自卑感和优越感受到某种心理机制的制约,成了积极的社会因素。这种心理机制包括社会兴趣、勇气胆识、社会情感以及社会共识等。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一心理机制的功能与失效问题。其实,只要自卑感不是太重,每个孩子都会努力成为有价值的人,或者说,成为生活中有用的人。为此,他们会去关注他人。社会情感和社会适应是由此产生的正确和正常的补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对优越的追求势必会导致这样的发展趋势。任何人都不会发自内心地说:“我对谁都不感兴趣。”也许,他会表现出对谁都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却无法自圆其说。实际上,他往往会特意声称自己对他人很感兴趣,目的是为了掩饰自己对社会适应不良的问题。这恰恰是对社会情感普遍性的无声证明。
但是,社会适应不良的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边缘案例”来研究这一问题的起源。所谓“边缘案例”,指的是虽然自卑情结的确存在,然而,由于个体处于非常有利的环境,所以症状没有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自卑情结处于隐蔽状态,或者说,具有一种隐蔽倾向。因此,如果个体没有遇到困难,便会表现出非常满意的样子。不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尽管在言语和观点上看不出来,但是他的态度却清楚地表明他其实是非常自卑的。这就是所谓的自卑情结,是自卑感放大的结果。饱受自卑情结困扰的人往往会想方设法从负担中解脱出来,而所谓的负担恰恰是自我至上的情结强加给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