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死扶伤,一直是我最崇尚的,因此也是我投身医疗事业的初衷和始终。
几十年的从医道路,我一直在想怎样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吸纳、充实、提高,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十年前的一天,一位家住沈阳的亲戚来电话,说他七个月大的孙女生下来就患有小儿湿疹。在当地两大著名医院治了七个月,花了一两万元,不但没好,反而越来越重。患儿无法躺着,只好由三个人二十四小时轮流护理着,孩子、大人苦不堪言。无奈下给我来电,让我帮他在北京找一位小儿皮肤科专家,好前来就诊。我说不用找了,我就是。于是我问了病情,给了治疗建议,并叮嘱一周后来电告诉我病情变化。
一周后,亲戚来电告诉我说孩子的湿疹不流水了,孩子也不那么哭闹了。于是我又二次改了处方,两周后孩子的湿疹就痊愈了(总共花了不到三十元钱)。
这下麻烦了,和他孙女同时在住院的患儿家长纷纷来电求医。更触动我的是一位广西患儿家长,他竟千里迢迢抱着孩子来北京找我。广西往返北京,又住宿,又吃饭,花费可想而知。而往返颠簸,又要耗去多少时间和精力呀。当时我如果出了本书,那这些人不就省事多了吗?
我把这个想法和几位同行及我的老师讲了,他们很支持我。
于是我开始整理自己多年的医疗记录,向同行请教,向老师请教。我还在社会上搜集有关资料,经科学认证及严格考核后纳入有关治疗方案。对此,有的同行提出异议,认为早已成型的方子不能改。
对于这些善意的质疑,我一是感谢;二是科学地解释。我告诉他们:每一项增减、改动,都是经过严格考证才做出的定论,是与时俱进的优化,并举出几个例子和他们切磋。最后他们也认为,这就是医学的继承、充实、改进和提高,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