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成语故事

不耻下问

字体:16+-

即使是学问高深的人,也总会有不懂的地方;即使是圣人孔子,也有许多要请教别人的地方。孔子虽然博学多才,但他对知识的追求没有尽头,对自己不懂得的问题都会谦虚地求教,这就是他难能可贵的地方。孔子认为,没有人生下来就装着一肚子学问,所以才要不断地学习、请教。

有一次,孔子受到邀请,跟随鲁国国君一同进入太庙进行祭礼。由于孔子之前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典礼,有许多不懂得的地方,于是他一走进太庙就向周围的人询问,不论男女老少,一些小事也会恭恭敬敬地向人请教,仔仔细细地倾听别人的教诲。

有人看见他什么事都要问,觉得他像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就在孔子背后嘲笑他说:“你看这个人,大家还都说陬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仪呢,我怎么觉得不是这样。来到太庙之后,什么事都要问,如果懂得礼仪的话还会这样到处去问吗?”

孔子听到大家的议论,并没有觉得难堪,反倒是笑呵呵地回答说:“遇到不知道的事情,难道不应该向周围的人询问吗?这恰恰是我懂得礼仪的表现呀。只是因为我不懂的地方有些多,所以向周围的人虚心求教,把他们当作老师一样恭敬地询问。现在我知道的东西更多了,这多亏了刚刚为我耐心解答的人呀。”典礼结束以后,孔子觉得这一趟旅程非常值得,又学到了许多知识,高兴地把见闻都记录下来,时不时地拿出来翻看。

在那个时代,有一个非常有名气的卫国人名叫孔圉,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拥有一肚子的学识,更难得的是他这个人很谦逊,遇到不理解的事情都会谦虚地向周围的人请教。不论是农夫还是稚童,他都能恭敬地上前请教,从不因人的身份而产生偏见。卫国国君非常欣赏他这种好学的态度,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勉励子孙后代向孔圉学习,特意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后人称“孔文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