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如何“爱”,更重要

字体:16+-

看到一条新闻,《北大毕业留学生12年没回家过年,万字书信控诉父母》。一个“80后”青年深刻表达了自己的痛苦。很多人对他表达了同情,但也有一些人以自我经历驳斥了这封信,认为这只是他个人不能好好处理的问题。

这件事让我颇为感叹。

正巧上个月跟朋友聊天,他说前段时间自己跟父母掀了桌。

他一直是温文尔雅的人设,平日里家庭氛围也是父慈子孝的,很难想象他的家庭会出现掀桌这么劲爆的场面。问及原因,他说是跟父母说到想要与交往多年的女友和平分手时,父母不同意,并对他进行了插刀般的人身攻击。比如,不但工作不努力,混到近中年平平庸庸,现在连对感情也开始不负责,怎么会养出你这么个孩子云云。话至此处,朋友也怒而反驳,斗争逐步升级。

可想而知,双方都进入了翻旧账模式,对话必然陷入“我们掏心掏肺地爱护你,所有的事情都替你操着心,你自己不但不争气、不感恩,混成如斯样子,反倒犯起浑来”和“就是你们这种样子才养出我这么个人!要不是你们我也成不了这样”的针锋相对中。最终引发掀桌惨案。

他说他人生中几乎一切重大的决定,都是他父母通过各种方式替他决定的,到现在却被说成是碌碌无为。他活到这个岁数,在自认为的能力范围内尽最大努力挣扎了这么久,才发现根本就摆脱不了这条路带给他的影响。

我问他:“这话你憋在心里很久了吧?”

他举起杯中酒一饮而尽。

“我后悔啊!”

此话充满悲凉。

放在十年前,我搞不好会义愤填膺地问:“你自己作的你赖谁?有本事你一成年就自立啊!谁让你心甘情愿被别人决定人生的?你不会自主选择吗?当初你靠着父母,现在你倒说起片儿汤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