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炎谋反证据不足,武则天心里肯定也清楚,那她会怎么处理这个人呢?最终,她还是以谋反罪把裴炎杀了。光宅元年(684年)九月,就在扬州还是烽火连天的时候,裴炎被押赴都亭驿问斩,家财籍没,亲戚流放岭外。抄家的结果很是出人意料,堂堂首席宰相裴炎家里竟然一贫如洗,储存的粮食还不足一石。临终之前,裴炎对兄弟们叹息道:“各位兄弟做官都是靠自己奋斗,我没有尽一分力,如今却要因我而被流放边荒,实在是对不起你们呀!”我想,不管裴炎一生功过如何,就清正廉洁这一点来说,也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宰相了。有那么多人愿意力保裴炎,道理想必也就在这儿。
既然裴炎是一个合格的宰相,又没有真的谋反,我们就不免产生两个疑问。第一,武则天为什么一定要杀裴炎呢?第二,武则天为什么一定要在扬州叛乱正紧张的时候就杀掉裴炎呢?
先看第一个问题,武则天为什么一定要杀死裴炎呢?分析一下裴炎的地位以及裴炎和武则天的关系就明白了。裴炎是什么地位呢?他是唐高宗任命的顾命大臣,在朝廷里德高望重,如果说当时还有谁能够跟武则天抗衡一下的话,那就非他莫属。所以日后武则天无论向哪个方向发展,裴炎的态度都相当重要。那么裴炎跟武则天的关系如何呢?一言以蔽之,正在从合作转向决裂之中。
前面说过,裴炎跟武则天通力合作过好几次了,先是帮她废黜了太子李贤,后来又帮她废掉了皇帝李哲,改立李旦为帝。这一阶段可算是二人关系的蜜月期。可是在新皇帝李旦又被武则天软禁起来后,裴炎和武则天的关系就发生了改变,变得矛盾重重了。什么矛盾呢?
武则天当上太后之后,想要追尊自己的祖先,建武氏七庙,大臣们都不敢表态,但是裴炎说话了。裴炎说太后给娘家建七庙不合古礼。他还问武则天,说你知道吕后吗?你看吕后最后下场何其悲惨啊,如果你再这样搞下去的话,恐怕结局也跟她一样。这番话让武则天非常不悦。另外,扬州叛乱爆发以后,有人就给武则天出主意:扬州叛乱打的是匡扶李唐的旗号,那李家宗室肯定求之不得啊,他们万一勾结反贼怎么办?是不是把他们先杀了?武则天觉得主意不错,可是裴炎又出面反对了。裴炎说人家没有任何谋反的证据,太后怎么可以无罪杀人?武则天又是很不高兴。两个人的矛盾就这样逐步深化,到最后量变积累,引起质变,终于走向了决裂。决裂的表现就是裴炎趁着战争的非常时期,要求武则天还政于皇帝李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