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是个清苦的事儿,我却有着怡然自得的心境和不拘泥于职业生命的坦然,这应该是自由中比较高的段位,精神的自由,我喜欢,因此乐在其中。这本书能够有幸出版,也算是观察、研究服务业发展这些年,时间馈赠的礼物。
服务业是个“剩余型”的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除了工业和农业之外的“大杂烩”,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服务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配菜,长期处于被动、边缘性的角色。瞧,在这个领域做研究,有点费力不讨好。有时候被问到研究的领域,我答:服务业。每每总能收到鼓励中带着安慰的眼神,但我还是满心欢喜又执着也笨拙地在这个领域观察了十多年,其实终不过就是我们每个人做选择的三要素:必要性、可能性和重要性。
我所在的机构——中国企业联合会从2004年开始,每年都会向社会发布“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作为这项工作的负责人,做好这个研究属于KPI的范畴,这是必要性。也因此,我有幸能够走访大量企业、接触企业成长实践,参与一些政策的制定,见证了这些年服务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另外,我的博士论文粗浅地对服务业企业的成长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结论。姑且这就算有了经验和理论的准备,这是把服务业研究透的可能性。
过去十五年,服务业发展日新月异,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贡献着GDP的增长,壮大成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服务业自身不断迭代,传统服务被颠覆得支离破碎,而后又快速调整,拥抱新革命,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下的新兴服务业快速崛起,在一些领域形成了和欧美国家并跑的姿势,并成为中国经济升腾的重要力量。也因为技术的深度参与,我国服务业跑出了与发达国家同阶段的不同情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成本病”难题。这些年,服务业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大量鲜活的、奋斗的企业在成长着,成功或失败都是精彩。因此,尝试找寻服务业进步的力量,剖析服务业企业成长的密码,这是有价值且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