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1940年出版了儿童科学读物《元素的故事》一书,向读者介绍自18世纪中期到近年有关化学元素的重大发现和发展,如:18世纪中期瑞典化学家舍勒怎样发现了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氧、氮两种气体的混合物;接着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怎样推翻了燃素说,把氧、氮以及磷、碳、氢等列入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名单;19世纪初期,英国化学家戴维利用电流怎样分解了当时普遍认作是元素的两种氢氧化物和几种碱土金属,而发现了钾、钠两种碱金属和四种碱土金属;19世纪中期,在元素名单上已经有了57种元素,当时认为再难找到新元素的时候,德国科学家本生和基尔霍夫怎样利用光的性质,造成了分光镜,发明了化学元素的光谱分析术,使元素名单再行扩大;19世纪下半期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怎样总结了数百年来化学家们研究的成果,创造了元素周期表;19世纪末期英国的科学家怎样发现了惰性气体,充实了元素周期表;最后,20世纪初期,居里夫妇怎样发现了钋和镭,推翻了元素永恒不变,原子不可再分的旧观念,掀起了一场化学史上的大革命。
就此看来,这本书似乎只是一部平铺直叙的科学史。但出版后,竟博得了苏联广大读者的热烈喜爱。在二十多年以后,苏联儿童读物出版社又发行了它的增订版。
原来这本书中几篇真人真事的故事,叙述生动,情节曲折,且有不可动摇的科学根据,的确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文艺作品。所以书一出版,苏联科学院院士谢妙诺夫就撰文推荐,说它是一本趣味浓厚的探险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人类的思想,探险的场所是科学家的实验室。并对书中的科学内容作了如下的具体分析:
此书着重于描述科学家的劳动经过:谈新的实验时,总要详述具体实验的发展,也就是谈科学家进行探索的路线;谈新的理论时,总要尽力描写推理的自然过程,也就是谈科学家在完成新理论以前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谈分光镜等仪器时,不是简单地谈谈它所依据的原理,还要详述它是怎样创造成功的,以及科学家曾怎样用它来进行探索……犹如领着读者进入科学家的实验室,与科学家同尝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一种豪迈的劳动情趣,而不是把科学家的成就拿来向读者夸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