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以上四句话,定性了四个人的缺点。
“樊登读书”所提倡的成长性思维,认为人生其实是可以改变的。在以上的这句话中,由于老师久负盛名,可能是平常随口这么一说的点评,就被别人记下来了。记下来还写在《论语》里,导致两千五百年来,人们对这四人的印象很固化。
高柴叫子羔,被认为愚笨;曾参就是曾子,得到的评价是迟钝,学东西慢;颛孙师就是子张,他的特点是偏激、易怒,容易跟别人闹矛盾;子路的特点是莽撞、鲁莽。孔子给这四个学生的问题,各用一个字做了评价。
我们不知道这句话是孔子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甚至是不是孔子的原话,毕竟这句话中并没有出现“子曰”。这句话的称呼中,用的都是人名,依照常识应该是年长者称呼晚辈,所以也有可能是孔子年长的学生给这四个人的定性评价。
老师指出学生性格上的缺点,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吗?我们是否愿意让老师用一个字来评价和概括自己,或者主动去请老师用一个字说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觉得这种简化的方法,当作娱乐、游戏还可以,如果真把这样的评价当真实情况定性,就非常不科学、不严谨,打破了我们一直提倡的成长性思维。
老师指出学生性格上的缺点,带来了如下的问题。第一,会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就是当子路和莽撞关联之后,子路做什么事,在别人看来都是莽撞。第二,会给学生带来心理暗示,学生被权威点评为“愚笨”,他就容易给自己做心理暗示,认定自己很笨。但如果换成成长性思维,就会知道人是可以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改变的,可以变得更加优秀。就算是性格很难改,也要相信性格有弱点的人一样可以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