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十几年前,有一次国际汉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去采访汉学家。
我问他们:“中国文化对全世界最大的贡献到底体现在哪儿?”
有一位白胡子的汉学家对我说了两个字:和谐。
我问他为什么是这两个字?
他说,中国的和谐是一种建立在不同之上的和谐,就是这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中国人允许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你有你的信仰,我有我的信仰;你有你的目标,我有我的目标;你有你的追求,我有我的追求……但是我们大家可以和谐相处,这就叫作和而不同,不需要都变成一样的人。
小人同而不和,是要求对方必须和自己一样,比如你的习惯要和我一样,你的穿着也要和我一样……如果建立在这样一种相同的基础之上,导致的结果反而可能是不和。
《晏子》中,齐王问晏婴,什么叫和。晏婴说,譬如调羹。如果要做一碗羹,以水调水,或者以羹调羹,都调不出一碗羹。调羹就一定是以水调羹,既要有水,又要有羹,和在一起,才能够形成一碗羹汤。如果事物之间没有不同,消除了差异化,所有的东西都一样,怎么能够创造出一个新的事物呢?看《舌尖上的中国》,我们也能从中体会到,完全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才能出美味。这就是和谐。
孔子求和,墨子尚同,墨子的政治理想是大家都一样。《墨子》中,墨子连每个人住的房间都规定好,谁住多大,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一切东西都是规规矩矩的,他希望所有人都一样。他们之间的思想主张不一样,是因为生活环境不同。孔子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是君子、士大夫这一层;墨子生活在社会的下层。社会上层的人从上往下看,他们希望大家可以不一样,但是能够和谐。社会下层的人从下往上看,不患寡而患不均,希望“均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