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樊登讲论语:学而(精装版)

困而学之:学习让我们变得更优秀

字体:16+-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我劝别人读书的时候,经常会说到这一段话。

孔子把人分成了四类——

“生而知之者上也”:在孔子看来,圣人生而知之,像尧、舜、商汤这样的人,像释迦牟尼、老子这样的人,都属于生下来就懂得很多的一类人,是孔子眼中的圣人。

孔子谈及老子,说“其犹龙邪”。他觉得老子像龙——普通动物,可以用网捕捉它,用箭捕捉它,或者用陷阱捕捉它,但是龙,人们根本不知道怎么能够捕捉它的踪影。孔子觉得老子深不可测。

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人呢?现代科学无法证明存在这样的人,我们更加相信知识通过刻意练习获得,生而知之者只是孔子的一个分类。

“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认为次一等的,是努力学习就能够做到的人。我觉得孔子可能会把自己归到这一类,因为孔子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有着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一定有比我更忠信的人,但是没有像我这么好学的人。

学而知之者爱学习,主动学习,有很强的求知欲。达·芬奇是这一类,生下来就好奇,什么事都想知道。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遇到了困难,遇到了挫折,懂得通过学习来解决问题,通过学习来找出路,这是孔子分的第三类人,这类人可以称作士。

第一类人是圣人,第二类人为君子,第三类人可称作士。说句不谦虚的话,我觉得自己属于“困而学之”一类。我小时候并不热爱学习,还认为上完大学就不用读书了。后来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不会教孩子、不会管公司,突然意识到自己所知欠缺太多,感觉什么都不会,迫切地想要找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