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樊登讲论语:学而(精装版)

君子之道,焉可诬也:子游和子夏的精彩辩论

字体:16+-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子游姓言,所以也被叫作言游。

有一天,子游讲子夏的“坏话”。他说,子夏教出来的学生,洒扫应对进退都没问题,能做日常的接待,也能把屋子收拾得整整齐齐。

古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从小到大非常重要的一门功课就叫洒扫应对:清晨即起,把家里收拾干净;家里来了客人,要知道礼貌地接待,给客人倒茶,立刻去转告家里的大人。

子游认为,子夏的门人小子,能做到这些小事。

“抑末也”:但也就是这样一些小事而已。

“本之则无,如之何”:一个人没有学到根本,那么,拿这些人怎么办呢?

子游认为,洒扫应对进退是“末”,如同一棵树的树枝、树杈;而仁义则是树的根。没有学到根,学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没什么用。

子夏听到这句话,反应很大。

子夏首先说“噫”。“噫”是感叹词,表达的语气是,他怎么能这样说呢?!

子夏说“言游过矣”,此处的“过”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错误,一种理解是过分。我个人觉得是“过分”的意思。子夏说,子游说得过分了。

“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君子的学问是谁先学的?谁先放弃的?

“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假如我们拿草木来比喻的话,草木的根是什么?本又是什么?这是说不清楚的。

“君子之道,焉可诬也”: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地被歪曲,用来欺骗学生呢?

“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一个人真的能够像子游说的那样,有始有终,既懂得仁义,又能够懂得洒扫应对吗?这是一个高级的状态,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只有圣人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