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鲁大师”是鲁国掌管音乐的官员,孔子跟他讨论对音乐的感受。
孔子喜欢弹琴,也喜欢听音乐,能够从琴声中听出这首歌的感情。孔子对音乐的审美境界是很高的,他认为“乐其可知也”,音乐是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可以理解?孔子说“始作,翕如也”,第一乐章,也就是前奏、序曲部分音量不要太大,要收敛而含蓄,演奏时别一下子放开,主题也不必太明确。就像《天鹅湖》的开篇,轻而缓,循序渐进地让听众代入音乐中,这就是“翕如也”。
接下来,“从之,纯如也”。到了第二乐章,主题逐渐地清晰、明朗起来,美好而和谐的主旋律逐渐出现,带动着其他声音一起向前走。
“皦”(jiǎo)形容月光皎皎,“皦如也”形容激昂、激越,声音越来越洪亮,节奏越来越铿锵有力。
最后,“绎如也”,演奏的声音汇聚在一起,产生不可阻挡的感觉,即使演绎结束,也有袅袅余音。
古时候的音乐结构往往是这样的:从简单而轻缓的音符和节奏开始,轻轻地进入,接下来多个旋律开始混杂,之后主旋律逐渐明朗起来,最后音调越来越高昂、节奏越来越快,汇总成一股强大的气势,扑面而来,唤醒听者的情绪。
如果你去听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也会有类似的感觉,它的音乐结构也是如此。东西方的古典音乐,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人类的审美本身就是相通的。
这段话描述了孔子对音乐的细致感受,娓娓道来,十分动人。
但这段话我在生活中很少听到别人引用,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有些拗口。何况现在的音乐变化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丰富,不熟悉古典乐的人,对这段话可能不会产生多大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