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沆去世,宋朝最高行政机构面临着换人的局面。不管宋真宗愿不愿意,这都是摆在他眼前的事实。
此前,吕蒙正也辞职不干了(56)。如此一来,宋朝的两个宰相之位都空了出来。若此时还有个宰相,宋真宗也不至于这么惊慌失措。
宰相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最高领导,肩负着国家机器的运转重任,对国家的稳定、时局的把控都意义非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宰相亲力亲为。这种岗位不能长期闲置,必须尽快选择合适的人选,填补空缺。
可是选谁呢?这个问题难住了宋真宗。
李沆去世前,一直看好王旦,不止一次在宋真宗面前提起他。一直以来,王旦尽管身处中央,却鲜有让人记住的政绩,留给外界的唯一印象是治家严格,素有仁德之风。(57)若选王旦,那么与王旦同一批提拔起来的这些人该不该用?特别是寇准,他和王旦是同科进士,又在赵光义立赵恒为太子时出过力,寇准该不该用?
宋真宗觉得,王旦虽然有大才,行政能力也很强,可王旦的资历不够。朝廷的很多事情,虽然看品行、看能力,但也看资历。越是到最高权力机关,越讲资历。贸然起用王旦,会不会难以服众?当年宋真宗在任用李沆和张齐贤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局面。
这次,又面临这样的抉择。
宋真宗在那些副宰相人选里筛选合适的宰相人选,可是无论选谁,他似乎都有些不满意。李沆给他造成的影响尚在,选宰相自然就以李沆为标准,可宋朝再也找不出一个李沆那样的人了。不论王旦还是向敏中,或是张齐贤,都无法和李沆相比。
不过向敏中、张齐贤这两个人也不是不可以考虑。这两个人曾经与李沆搭过班子,张齐贤是因为与李沆不合导致被罢相,向敏中性格内敛稳重,两人都因为柴氏一案被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