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征之事已定,王钦若被寇准支走,剩下的大臣不敢再有其他声音。陈尧叟经过上次被寇准怒斥,再也不敢提议让宋真宗南迁到成都了。
一切亲征事宜安排妥当之后,宋真宗就得选择汴京留守,保障大后方。
这也是个难题,因为赵元佐还在,那些企图拥立赵元佐的人还在。第一次亲征之时,便有些人在暗中准备发动政变。当时宋真宗就有预感,这些人会出来发动叛乱。最终,宋真宗选择了李沆作为汴京留守,让他主持大后方,这才稳定了大局。
这次,宋真宗又面对这样的选择。毕士安身体不好,这么大的担子,也不敢压在毕士安身上,万一他有个三长两短,汴京也就危险了。
思来想去,宋真宗选择了自己的弟弟赵元份。宋真宗知道,赵元份本性宽厚,行为规范都非常注重礼仪,在朝中声望很高,正是最可靠的留守之人。用宋真宗的话说,没有人比赵元份更合适。
宋真宗临走之前,专门召见了四弟赵元份。此时的赵元份虽然身体不好,但依然接过了汴京留守这一职位。
面对宋真宗如此信任,赵元份誓死保卫汴京,为官家亲征做后盾。宋真宗深感欣慰,这个弟弟和那些弟弟不一样。这个担子交给他,宋真宗放心。
宋真宗还为赵元份选择了一些自己身边的近臣,命令他们侍奉好赵元份。
此时,辽军已经开始攻打大名府,由萧挞凛率领的辽军先锋部队直抵澶州北城。
寇准很着急,宋真宗自从决定亲征后,并没有立即行动,而是一直处于一种消极等待当中,已经耽搁了好些日子。辽军攻打瀛州失败后,宋真宗才真正有了亲征的念头。可是具体何时出发,只有宋真宗自己说了算。寇准不能替宋真宗做决定,只能耐心等待。
一直迟迟不愿动身的宋真宗,从内心就对这次亲征有抵触。从议定亲征到如今,已经几个月过去了。前方战报频频传来,越发加深了宋真宗的恐惧:如果自己亲征,依然抵挡不住辽军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