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考古钻探中,考古学家们使用的洛阳铲皆为铁质,铲头刃部呈月牙形,剖面为半筒形,有大小不等的多种型号,长度一般在20~40厘米,直径5~20厘米。考古人员应用的铲头多为30厘米,直径6厘米。这种型号的洛阳铲装上富有韧性的木杆后,可打入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提起后,铲头的内面会带出一筒土壤。通过对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的分辨,可以判断出地下有无古墓、墓内棺椁状况及陪葬品等情况。此类探铲之所以又称洛阳铲,是因为产地在洛阳。
作为沿革千余年的十三朝古都,洛阳长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历代有权有势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连同敲边鼓的士大夫,梦想死后仍像活着时一样骑在劳动人民头上做官当老爷,作威作福,极为重视墓穴的修建和厚葬,直弄得洛阳四周古墓遍地,多如牛毛。其中等级最高、密度最大的墓葬区便是洛阳郊外的北邙山。这片看上去并不算雄奇峻秀的山岗,被视为埋藏死人的风水宝地。自东周开始,一代代豪门显贵无不以死后葬于邙山为最高荣耀,凡有权势者生前便请风水先生赴邙山踩点探穴,抢夺地盘建造坟墓。到了唐代,整个邙山已是陵墓遍布,难有插针立锥之地了。唐代诗人王建游洛阳时,曾有一首名为《北邙行》的诗,道出了当时的情形:“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此诗记载了这段真切朴素的史实。也就是说在王建活着的那个年代,邙山墓葬之多、之盛、之拥挤,已到了拿着一堆黄金都买不到一块停棺之地的程度了。
很显然,地老天荒的邙山不再像割掉的韭菜一样疯长,而贵族士大夫,却在连绵不绝地伸腿断气,并向邙山云集而来。面对这种紧迫逼仄情形,后来者的处理方式是,或明或暗地将时代久远的墓葬挖开,索其财物,抛弃骸骨,占其地盘。将地下穴位重新装修、粉饰一遍后,即可“入住”。历史上还可以看到发掘前代墓葬之后,直接占用原有墓圹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