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诗中还有一类重要的模式,我把它总结叫草木有情或者无情,通过花草来写人的感情。我们先看陈羽的《吴城览古》:
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
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
“吴王旧国水烟空”,曾经的吴国现在已经烟消云灭了。“香径无人兰叶红”,没有人,但是兰叶仍旧红。花草不会因为人的改变而改变。
“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这些花、这些草好像在怜悯这片曾经的歌舞地。歌舞地,“犹有当时歌舞楼”,我们关于这里的想象会被调动出来。花草怜悯的方式是什么呢?是每年一到了春天,它们就赶紧地长满了这片地方。陈羽把花草写得像人一样有情。
可是这里写花草的有情反而衬托出一种寥落。如果这里仍旧有人,仍旧宴饮不断,春色也不会“先发馆娃宫”了。
但是草木本身不会思考,它也不会流泪,它也不会笑。它是没有感情的。是谁觉得它有感情?是人,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投注在这些无情的草木上面。
《庄子·秋水》里记录了这样一段对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左鱼右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自己心里快乐,所以看鱼也是快乐的,其实是“移情”。
陈羽写的是有情,韦庄的《台城》写的是草木无情: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江雨霏霏江草齐”,江边的雨下得很细密,草长得很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