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的最后,我们来读刘禹锡的《乌衣巷》,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怀古诗: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乌衣巷,都是繁盛的符号。乌衣巷是东晋王、谢两大家族聚居的地方,朱雀桥是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前面讲过“春色似怜歌舞地”,衰败了,没有人走,野草野花才会生长出来。杜甫在《春望》里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是这个意思。自然就是这样,“江山不管兴亡事”,“无情最是台城柳”。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清代的施补华在《岘佣说诗》里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为寻常百姓矣。”燕子每年到了季节,还是回到这里。但是这里已经换了人间。王谢堂,变成了百姓家。
前面讲过那么多怀古诗,都有一种苍凉,一种悲哀,好像到最后所有都成空了,一切归零,让人有一种虚幻和无力感。觉得历史好像就是这样了,繁华的尽头是荒芜,有限的个体在永恒的自然面前不值一提。
读完《乌衣巷》,心里也会有一声叹息,但不是那种完全落空的叹息。前面我们也讲鸟,讲“只今惟有鹧鸪飞”,讲“几度飞来不见人”,但这首诗不一样。这首诗里有一种平和的力量。这种平和我想是通过三个字呈现出来的,就是“百姓家”。
现在这里并没有完全荒芜,并没有完全寥落,“百姓家”给我们一种想象,夕阳西下,家家户户现在可能正在做饭,烟囱里升起丝丝缕缕的青烟,泥地上有玩耍的儿童,大家过着平静的生活。
这首诗的前面三句抹去了繁华的痕迹,抹去了豪门贵族的痕迹,最后一句落到寻常的百姓生活里。这种生活是普通的,但也是平和的,是有生机、有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