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昨夜星辰

·可以随时停止的写作·

字体:16+-

前面几首诗里的雪都是作为背景出现的,我们再来读一首单纯写雪的诗,祖咏的《望终南馀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日暮天晚,诗人从长安看向终南山。终南山在长安的南面,所以他看到的是山的北面。山顶还有一点雪没有融化。傍晚的日光照在树叶上,他在长安城中已经感受到了雪的冷。

这当然是一首好诗,可是我要讲的是什么呢?是诗人的写作行为。唐代科举里,很重要的一门就是要考作诗。这是一首考场佳作,但是不够规范。为什么不够规范?考场的要求是要写够十二句,但是祖咏只写了四句就交卷了。主考官问他,你怎么才写了四句就交卷了呢?他回答两个字:“意尽。”意思是我想说的说完了,没什么好写的了。

他的这个行为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和雪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里: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就是王徽之,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晚上下大雪,他醒了,让他的小童倒酒喝,一边走一边背《招隐》诗。他忽然想到了他的朋友戴安道,戴安道就是戴逵。他于是让小童准备船,他要连夜赶到戴逵的家里去拜访他。虽然说两地相隔不远,但是也要坐一晚上的船才能到。等到了戴逵家门口,王子猷不进去,转过身要回去了。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乘兴而行,兴尽而返”,至于见不见戴逵,已经无关紧要了。

祖咏和王徽之的行为,本身就带有诗意,很潇洒,是我们普通人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