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人来找隐居在山里的隐者,但是没找到,只遇到一个童子。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他们对话的场景。
来人问:“你师父呢?”
童子说:“采药去了。”
来人接着问:“去哪里采药了呢?”
童子回答:“就在这座山里。”
来人又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呀?不如你去找找他吧。”
童子说:“山里云深,我也不知道他在哪儿。”
对话就结束在这里了。其实是一首很简单的诗,但是里面又有很多层次,有很多情绪上的变化。徐增说:“此诗一遇,一不遇,可遇而终不遇,作多少层折。”(《而庵说唐诗》)
本来“言师采药去”是不遇,失望了,落空了。但是“只在此山中”,又好像可以遇了,心里升起一点希望。结果“云深不知处”,最后终究还是“寻隐者不遇”。
唐诗里这种“不遇”类型的诗很多。我举几个例子,比如李白的《访戴天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再比如,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还有李商隐的《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李白、韦应物、李商隐都没有遇。其实要是“遇”了,反而写不了诗了。两个人一见面,把该说的话都说了,空间就“满”了。有缺席的人,诗意往往就会在这次缺席里产生。诗人和他者之间产生了距离,这段距离就是诗意发生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