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回过头来看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我会有很多过度阐释的地方。但是我还是要讲,“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录〉序》)。
“松下问童子”,“问”是人生的常态。我们总是不断地在问,渴望得到一个答案。但是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当我们带着一些问题去问的时候,是得不到回答的。或者说,即便得到了,那个答案好像也未必能解开我们心里的困惑。
诗人来寻找的是那个隐士,也许他是带着自己的困惑和焦虑来的,他也希望在这里找到一些答案。他带着这个目的来了,结果发现隐者不在。他没有想到遇见了眼前的童子,是一个童子在回应他。
可是这个童子的存在未必不是一种答案,童子的回应未必对来访者毫无帮助。
很多时候,小孩子往往会在无意中透露一些生命的紧要信息。孩子是天真的,正是因为天真,没有机心,所以能窥破生命中的很多秘密。
小孩子随便讲一句什么话,可能都像诗一样。他们的语言是稚拙的,但也是干净的,是未经打磨的那种粗粝,但也带着很强烈的生命气息。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间是诗人。可是慢慢地,随着我们年龄越来越大,也许从前那些诗的灵光就从生命里消失了。
我们为什么要读诗呢?我们读诗其实是为了找回自己失去的那些东西,是为了“返乡”,为了回到我们精神的故乡。
诗的功能是什么呢?当我们沉溺在俗世中,马上要陷下去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句诗把自己拉上来。
在这首诗里,童子的“答”,也许解决不了诗人心里的“问”。
我把话题稍微扯开一点。禅宗里讲顿悟,有很多关于顿悟的公案。我举一个例子。唐代有一个赵州和尚,很有名。有一天来了两个和尚向他请教佛法。赵州和尚问第一个来的,他说你之前来过这里没有?第一个和尚说来过,他说,吃茶去。第一个和尚就吃茶去了。又问第二个和尚,他说你之前来过没有?第二个和尚说没有,今天头一回来。赵州和尚说,吃茶去,第二个和尚也吃茶去了。他们院的院主感到很困惑,他说大师,第一个和尚从前来过,你让人家吃茶去。第二个和尚第一次来,你怎么还让人家吃茶去呢?赵州和尚说,你过来。院主说好。赵州和尚说,吃茶去。这个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