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昨夜星辰

·如果孤独是必然·

字体:16+-

我们这一讲的题目是“孤独与永恒”。孤独其实是人生的常态。最大的孤独是什么呢?就是当我们面对着永恒的自然、不朽的宇宙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我们会感受到死亡的迫近,我们会获得一种终将逝去的悲哀。

张若虚说“江畔何人初见月”,第一个见到月亮的人是谁呢?“江月何年初照人”,而月亮又在什么时候照见了第一个人呢?第一个问题问的是人类的起源,第二个问题问的是宇宙的起源。这里面其实有一种茫然。当然更多的是失落。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的失落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他在自然面前感受到的孤独是属于人类整体的孤独。这种孤独感有一个庞大的谱系。在他之前,在他之后,这种孤独和焦虑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们在第二讲里讲到怀古诗的时候,我们分析了很多意象,比如说鸟,比如说草木,比如说月亮。这些意象构成了永恒的自然。自然永远在那里,它就像一个参照系,而每一个具体的个人在面对自然宇宙的时候,都会感到茫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每一个个体都是有限的。如果个体注定要被时间遗忘,那么个体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江月是不是有一个明确等待的人,而在这个人面前,时间也会为之停留呢?

张若虚用的是“不知”。问题好像得不到回答。他只能看到奔流不息的江水,那是不会停下的时间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