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窟
隋代石窟之最富于建筑趣味者,为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42)。窟寺虽创始于北齐,隋、唐两代添凿颇多。其中开皇四年(584年)石窟,为天龙山诸窟中之最大者。内室方约略四点三○米。其前为双柱廊。其全部布局仍与邻近之北齐石窟相似。其柱作圆形,柱础风化不可辨。柱头上施大斗及替木。其阑额不施于柱之顶端,而在略低之处,为后世所不见。阑额之上施“人”字形补间铺作,其斗亦安替木以承檐榑。自廊通内室之门,为圆券顶,券面作尖拱形。券脚承以圆柱,柱脚托以蹲兽,盖魏、齐以来常见之制也(43)。
龙门石窟以唐代所凿占大多数,然其建筑部分已不自崖石凿出,而采取较简易之木构,构于窟前。其较小之洞窟,仅作简单之窟室,窟外亦无木构殿屋。其中最大者,为奉先寺像龛(44)。龛镌卢舍那佛趺坐像,高八十五尺,并尊者、菩萨、金刚、神王等。高宗咸亨三年(672年)武后助脂粉钱二万贯凿造,至上元十年(676年)十二月三十日功毕。至调露元年(679年),于大像南置大奉先寺(45)。今崖上龛壁,尚有安梁卯孔及屋顶斜槽痕迹。可以推知其木构在正面为大殿七间,两侧为配殿三间,其屋顶皆倚崖作一面坡者。至于此木构之前面作何形,则无可考矣(46)。龙门其他窟壁亦偶有浮雕殿屋等形者,然较之魏、齐石窟,则其建筑资料上之价值逊之远甚。
此外各地唐代摩崖石刻中,尚有浮雕楼阁殿宇形者,亦为研究唐代建筑之间接资料,当于下文另论之。
二、佛光寺大殿(47)(48)
唐代木构之得保存至今,而年代确实可考者,唯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一处而已(49)。寺于唐代为五台大刹之一,见于敦煌壁画五台山图,榜曰“大佛光之寺”。其位置在南台之外,为后世朝山者所罕至,烟火冷落,寺极贫寒,因而得幸免重建之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