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受周禅,仍以开封为东京,累朝建设于此,故日增月异,极称繁华,洛阳为宋西京,退处屏藩,拱卫京畿,附带繁荣而已。真宗时,虽以太祖旧藩称“应天府”,建为南京(今河南商丘市),乃即卫城为宫,奉太祖、太宗圣像,终北宋之世,未曾建殿。其正门“犹是双门,未尝改作”(10)。仁宗以大名府为北京,则因契丹声言南下,权为军略措置,建都河北,“示将亲征,以伐其谋”(11);亦非美术或经济之动态,实少所营建。
北宋政治经济文化之力量,集中于东京建设者百数十年。汴京宫室坊市繁复增盛之状,乃最代表北宋建筑发展之趋势。
东京旧为汴州,唐建中节度使重筑,周二十里许,宋初号“里城”。新城为周显德所筑,周四十八里许,号曰“外城”(12)。宋太祖因其制,仅略广城东北隅,仿洛阳制度修大内宫殿而已。真宗以“都城之外,居民颇多,复置京新城外八厢”(13)。神宗、徽宗再缮外城,则建敌楼瓮城,又稍增广,城始周五十里余(14)。
太宗之世,城内已“比汉、唐京邑繁庶,十倍其人”(15);继则“甲第星罗,比屋鳞次,坊无广巷,市不通骑”(16)。迄北宋盛世,再接再厉,至于“栋宇密接,略无容隙,纵得价钱,何处买地”(17),其建筑之活跃,不可言喻,汴京因其水路交通,成为经济中枢,乃商业之雄邑,而建为国都者;加以政治原因,“乘舆之下,士庶走集”,其繁荣尤急促;官私建置均随环境展拓,非若隋、唐两京皇帝坊市之预布计划,经纬井井者也。其特殊布置,因地理限制及逐渐改善者,后代或模仿以为定制。
汴京有穿城水道四,其上桥梁之盛,为其壮观,河街桥市,景象尤为殊异。大者蔡河,自城西南隅入,至东南隅出,有桥十一。汴河则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共有桥十三。小者五丈河,自城东北入,有桥五。金水河从西北水门入城,夹墙遮擁入大内,灌后苑池浦,共有桥三(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