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论是洗涤剂还是牙膏,溢出来的泡沫都和清洁的效果无关。然而,这类清洁产品,却通过产生的泡沫,让我们下意识地进行联想,泡沫大量、轻易地增生,我们便相信洗涤剂和牙膏内部含有特殊的物质。这些物质如同茁壮成长的胚芽,随着我们简单的使用,就能释放出来。
这些泡沫轻柔、洁白,我们如同抚摸了柔软的棉布,棉布能抚平我们的疼痛与灼热。因此,我们进而相信泡沫是无害的,并不会侵蚀我们的肌肤。
大部分牙膏和口香糖都会加入薄荷的味道,逻辑也大体相似,冰凉的感受使得我们相信口腔内的恶臭口气已经被彻底消除。真正起清洁效果的成分不过是把污垢从表面抹去,而多余溢出的泡沫则是把肮脏从最隐秘的深处祛除。
面膜和面霜是相似的事物,然而它却被设计成一个面具的模样。人们敷上面膜后,久久看不到自己的脸,无法动弹,只能充满仪式感地等待,对自己充满期待。随着“面具”这一视觉符号被灌注了内涵——“揭示真相”,摘下面具形状的面膜后,我们看到一个久别重逢的令人惊讶的面孔。
每一个现实之物,本质上都是符号,都是精神的提取物。商品的世界,就这样借助一些符号上的“修辞”来引导我们的想象,改变我们认识商品的方式。
2
我们有两种识别方式:一种是惯性识别,另一种是强迫识别。
惯性识别就是在下意识中延伸。我们接触现实世界的一瞬间,一边在远离它,一边又在大脑中唤醒新的影像。在我们按下台灯开关前,心中已然出现台灯亮了之后的模样,尤其是它是如何照亮我们正在阅读的书页的。我们只保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只保留我们反应中延伸的东西,对伴随改变的其他事物视而不见。这就是符号的“修辞”能够奏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