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段永平传

拒绝北漂,一切往南看

字体:16+-

1988年7月,段永平研究生毕业。要知道在1986年,全国总人口约10.75亿,招收的研究生只有4.1万人,如此之低的比例注定了研究生这一群体成为香饽饽,更何况段永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很多单位向他抛出“橄榄枝”,其中不乏国家机关单位和大型国企,待遇非常诱人。

面对这样好的待遇,他完全可以留在北京,要知道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一大批打工者涌入北京,但由于无法解决北京户口问题,加上工资不高,这第一批北漂族中的多数人都没有在北京扎下根。按理说,段永平应该把握学历优势带来的机会。但经过再三思考,段永平果断选择离开北京。他有自己的考虑:北京的生存环境并不适合自己,在单位内部,大家经常讨论的是“谁是谁的儿子”,而不是“谁的能力更强”,这样的环境让他感到压抑,于是他将目光看向了南方,决定南下下海。

离开北京之后,段永平没有回江西老家南昌,而是选择赴沿海城市,因为当时改革开放的热潮在南方沿海城市,它们比北方城市更具有活力,南方沿海城市的包容性、开放性也远远强于北方城市。例如,广东的很多地方喊出了“你有多大本事就为你搭建多大台子”的口号。显而易见的是,相比于留在北京,沿海城市能够为他提供更多更好的机遇。对于经济发展形势的深刻分析,使得他对沿海地区充满了期待。

海南岛成为他的第一选择。1988年3月25日—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批准设立海南省,并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一时之间,海南岛成为一个热门的投资地区,大量资本蠢蠢欲动,众多企业家和投资者将目光放在了海南岛。段永平很快前往海南岛考察,却发现这里的投机氛围非常浓厚,大家都在想着如何趁着国家政策带来的开发热潮挣快钱,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有很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