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减肥不转弯

肥胖与不良情绪是一种恶性循环

字体:16+-

在我们的文化里,肥胖被称为“富态”。胖人被普遍认为具有衣食无忧、闲暇安逸的优越感,自然而然地性格上开朗活泼、诙谐幽默,故而常说“心宽体胖”。事实真正如此吗?其实不然,相当一部分体重超标的胖人并不那么快乐,而且时常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和折磨。

不良情绪也叫负性情绪,就是让我们不愉快的心情,包括焦躁、愤怒、忧郁等,最受关注的是抑郁和焦虑。许多最新的科学证据表明,肥胖和抑郁、焦虑甚至心理疾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种双向关系,是相互联系的恶性循环。

肥胖或超重会增加抑郁的风险,反之,抑郁也会增加肥胖或超重的风险。据相关的研究统计,肥胖人群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55%。而抑郁症人群发生肥胖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58%。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调查显示,43%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存在肥胖,而在一般人群中这个比例大约是三分之一。

像这种肥胖与心理障碍同时存在的情况,我们称为“共病”。

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双向关联的现象呢?在生理学方面,肥胖和不良情绪之间可能存在连接两者的潜在机制,包括重叠的遗传基础,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炎症,能量平衡机制的紊乱,肠道菌群失调,以及部分大脑区域的功能活动的改变等。还有一些行为和心理因素在肥胖和不良情绪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吸烟、酗酒、营养失衡、情绪化进食、睡眠不佳和久坐等行为。

胖人肢体灵活性和柔韧性差,应对精细动作或身体幅度变化大的动作如弯腰、蹲起等会吃力。同时,由于体脂含量高,能量消耗大,耐力就会下降,更容易疲劳,稍微运动就气喘吁吁。而且肥胖会使人精力不足、注意力涣散,造成主观能动性差、反应慢、慵懒呆滞、缺乏动力。体能减退会导致生活不便,对环境适应性下降,在压力下出现不良情绪,沮丧、烦躁、消极、敏感、回避社交,进一步造成运动量减少,体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