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民历史

白薇“姑姑”

字体:16+-

文 / 常琳

在北京,从小到大我一直住在作家协会大院。那是一座由三栋奶黄色的楼围成的院子,共九个单元。两个单元是拆迁户,一个单元属于我父亲所在的研究院,其他则住着作协和文联的人。像诗人李季、郭小川等那时都住那儿。还有鲁迅同时代的女作家白薇,她住我家隔壁单元的三层。

当时院里的小孩都知道她是“老姑娘”,而且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觉得这三个字非常好笑。

她的穿着也十分与众不同。头上总是戴着一顶男式帽子,夏天是浅色的,冬天是深色的。脚上穿着一双厚底男式皮鞋,一身一本正经的干部服,尤其是那裤子肥得像现在的裙裤,还有棱有角的,特别滑稽。

夏天的傍晚,下班回来,她不像其他人一样行色匆匆地往家赶,而是穿着一身肥肥大大的黑绸衣裙,裙子长得拖至脚面,戴一顶浅灰色的帽子,提着皮包,站在杨树下饶有兴致地、久久地看着我们跳皮筋。路人都看她,我们不看,只是专注地跳,可是心里却觉得好笑得要命。现在想,也许那时她非常地寂寞。

“文革”开始以后,我们院的孩子大部分成了黑帮子弟。我和年龄差不多的一帮初中女孩们,不愿意到学校去挨骂,便都不去上学了,待在家里,开始是找书看。那时各家的书都没有被抄走,只是把报纸贴在玻璃的书柜门上,将“毒草”和“封资修”的东西禁锢在报纸后面,当然也就给了我们这些孩子们可乘之机。我对所有名著如屠格涅夫、莱蒙托夫、乔治·桑、巴尔扎克和雨果等等的阅览,包括对艾思奇哲学思想的探讨,差不多都是在那个时候一次性完成的。看完后大家还讨论,我记得最深的一次是对《悲惨世界》里沙威这个人物的争论。“文革”前,没有太多机会看小说,看一本非教科书的读物,自己都有负罪感,偷偷摸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