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忏尽情禅空色相:苏曼殊传

革命:从东京到上海

字体:16+-

革命,一旦产生,便意味着个体向奉行战斗的集体主义群体的融合。当时的留学生们,既勇敢而坚定地呼唤革命春天的早日到来,又难以排遣漂流在外的内心孤寂,这时候不断高涨的革命活动的开展,让青年们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当自己也成为大众的一员时,他便感到了个人融合在革命集体中的喜悦和幸福了。

这便是这一代留日学生革命先行者以及“五四”一代青年人所共有的一种心灵历程:他们摆脱了知识个体的孤寂与彷徨,在革命集体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感到了生命的充实、喜悦和自豪。这是典型的时代情绪。

从“我”到“我们”的转变,是苏曼殊这一时期最典型的思想特征。

回到横滨的苏曼殊少了笑容,变得冷漠和不善言辞。他时常着僧袍穿梭在校园,听课、看书,或是旁若无人地诵经,同学都把他看为奇人。他不时走亲访友,却从未再回樱山村。

时间来到了1902年,十九岁的苏曼殊在横滨大同学校毕业前夕,与张文渭、苏维翰一起到达东京准备报考高等师范学校。但是这所学校属于官立学校,必须要公使馆保证,而公使馆又要横滨中华会馆董事担保,诸多刁难,手续烦琐。年少气盛的苏曼殊、张文渭没有低声求人,因此名落孙山,只有苏维翰考取。苏曼殊、张文渭在东京辗转数月,方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中国留学生部。

早稻田大学早在二十世纪初便为国人所认识,因为该大学在接受中国留学生方面,起了领风气之先的作用。1905年,早稻田大学成立中国留学生部,第一年即招收中国留学生七百六十二名,规模之大在日本各大学居于首位。”

苏曼殊进入早稻田大学时,校园已是人间四月,又是樱花盛开的季节,站在异地片片飞花的樱花树下,苏曼殊依旧闻到了初恋爱人的味道。他有时甚至会问自己,假如当初自己和爱人擦肩而过,那她是否能躲过这场悲剧。如果可以,他宁愿孤老终身,避此情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