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家读名篇

关于《铸剑》

字体:16+-

曹文轩,著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红瓦》《草房子》《天瓢》《青铜葵花》《细米》,学术专著《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第二世界》等多部。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曹文轩文集》九卷。《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获学术奖、文学奖40余种。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编辑(以下简称问):您第一次阅读《铸剑》是什么时候?鲁迅曾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故事新编》里的小说不免有些“塞责”、语带“油滑”,但他却比较偏爱《铸剑》,那么您喜欢它、推荐它的理由是什么?

曹文轩(以下简称答):大概是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时我是将它当童话看的。现在我也还是将它当童话来看———成人童话。我喜欢《铸剑》所营造的氛围,喜欢它的灰黑色的调子,喜欢它的那些细节逼真的大幻想,喜欢它对文学母题(复仇)的再一次书写。

问:我知道您非常喜欢《故事新编》与《野草》,您认为他们在鲁迅作品序列中的独特之处是什么?除了《铸剑》,您认为鲁迅最好的作品还有哪些?

答:鲁迅是那样一种作家———任何一篇作品都是不可忽视的作家。有些作家可能有很多作品,但这些作品并不是每一篇都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它们要么有一定的重复性,要么就是有点儿疲软。而鲁迅的作品,一篇就是一篇,结结实实,非常精粹,并且绝不重复。鲁迅的小说并不多,收在《呐喊》《彷徨》中的作品,一篇一篇,既是鲁迅式的,但同时又是很独立的,我们都必须对它很在意。后来人在说到鲁迅小说时,往往各有喜爱,其原因也正在于此。这样的作家不多,阿根廷的博尔赫斯算一个。我对《故事新编》与《野草》有点儿偏爱,可能与我对文学的认识有关,我喜欢那些在艺术上更纯粹的作品,也就是说,更喜欢那些文学性十足的作品。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不喜欢《呐喊》《彷徨》中的作品。我的看法是很难被人改变的,在我看来,一部作品的社会思想,并不是唯一的元素,甚至不是重要的元素。一个作家过于地沉湎于思想,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因为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会过时,都会衰老为常识。能够救你作品的,不是别的,就是文学。我们设想一下:如果鲁迅的小说就只是那些在当时看来有点儿惊世骇俗的思想,它们还会在今天被我们阅读吗?现如今,我们一些作家一门心思地去专注中国的社会问题,而忘记了文学,忘记了艺术,他们呕心沥血所炮制出来的作品我却始终是很怀疑的。鲁迅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在文学的框架里来关注思想的。一旦他认为他的思想需要越出文学时,他就不再伺候文学了。他仅仅写了一些短篇,难道不能写一些长篇么?绝对可以。按照他在《呐喊》《彷徨》,以及散文特别是在《故事新编》中表现出来的天才的虚构能力和那种语言的张力,他可以无休止地创造长篇,但是他没有。对于一个文学史研究者来说,这是非常遗憾的。但是对于一个历史的研究者来说,则国家与民族是幸事。他是伟大的。他不是从个人出发,而是从国家、历史的利益出发,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小说不写了,写杂文。因为在鲁迅看来,文学的力量是迟缓的,而那个时代需要立竿见影、一针见血的东西。文学杀人、救人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杀人、救人都是当务之急,所以鲁迅放弃了小说。文学只能按文学的路数来作,而文学在当时的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