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富论

第一篇 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原因及劳动产物在不同阶层中分配的自然顺序

字体:16+-

第一章分工

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以及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技巧、熟练程度和判断力,很大程度上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分工是劳动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

通过对个别制造业中分工状况的考察,便不难理解分工在社会运作中产生的结果。通常的观点是,在一些极不重要的制造业里分工最细。当然也许和那些重要制造业相比,它们并没有真的分工更细,而只是因为这类不甚重要的制造业的目的仅仅是供给少部分人的少量需求,因此它们所雇佣的工人数量较少,而各个工作环节所雇佣的工人通常都可以被集中在一个工场内,旁观者可一览无遗。而那些大制造业,目的是供给大部分人的大量需求,每个工作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工人,雇佣的工人数量较多,因此势必不可能把这大量的工人集中在一个工场内,旁观者看到的最多也只是某一环节的工人。所以在这种大制造业中,尽管实际上生产过程比小制造业划分得更加细密,但由于这种划分不像小制造业那么明显,因此很少让人觉察,容易给旁观者造成大制造业分工不如小制造业细的假象。这可以更好地从一个具体例子中了解。

以制针业为例,它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制造业,但它的分工却时常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个工人,若对于这份职业(分工已使制针业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没有受过一定程度的训练,又不知道如何使用这种职业的机器(可能同样由于分工才导致这种机器的发明),那么即便是再努力工作,也许一天也制造不出1枚大头针,当然更不可能是20枚。但是按现今的工作状况,不仅整个工作会成为专门的职业,而且又被严格地细分成许多部门,其中大部分也同样会成为专门职业。一人抽铁丝,一人拉直,一人切割,一人削尖其一端,一人磨光另一端,以便装圆头。但仅仅是做圆头,就要求有两三道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涂白色,甚至用纸包装都是一种专门的职业。这样,一枚大头针的制造就被划分为18种操作。在有些工厂这18种操作完全由不同的人担任,不过有些则是一人担任两三种操作。我见过一个这样的小工厂,只雇佣了10个工人,因此有时候工人需要同时担任两三种操作。像这样一个小工厂的工人,虽然很贫穷,必要的机器设备也相当简陋,但是当他们努力工作的时候,一天也能制造12磅左右的大头针,按每磅有中等大头针4000枚计算,那么这10个工人每天就可成针48000枚,即一人一天可制造4800枚。相反,如果让他们独立工作,而且他们又没有受过专门训练,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任何一个人也不能一天制造20枚大头针,或许连1枚都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造出现今由于适当分工合作所能完成的数量的1/240,甚至就连这数量的1/4800也不行。比如说制针业。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