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亡启示录:一个王朝在一百天的危机中走进历史

资政院的悲剧

字体:16+-

晚清洋务新政之所以能够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获得很大成绩,恢复了国力,重建了辉煌,主要是因为清廷采纳了行政主导的一权独大,有效调动了国家资源。然而经过甲午一战,行政一权独大的弊病尽显,于是此后十多年晚清政治改革,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怎样建立一个君主主导下的权力分享和制衡的合理体制。

非常态过渡机构

甲午战前,一些聪明的政治家和知识人就知道西方富强的根本并不是坚船利炮。坚船利炮只是西方富强的一个标志,富强的根本在其政治架构,在其权力的分享与制衡。不论是君主制,还是民主制,一权独大总不是好事。议会一权独大容易形成议会专制,影响行政效率;但如果行政权独大,拥有绝对的权力,就容易导致腐败,导致决策特别是中长期决策失误。所以在甲午战后不久,分权制衡的思想在朝野各界自然萌生,至1898年又经胶州湾事件的刺激蔚然成为一股巨大潮流。

对于君主主导或领导下的权力分享,清廷或许真的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所以面对各方面呼吁,恭亲王在最后的政治交待中竟然是告诫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不要听信那个广东举人(指康有为)的话,那个人的邪恶用心就是废我军机,谋我大清。于是那场以重建政治架构为诉求的维新运动草草收场,权力分享与制衡的体制依然无望。

又过了六七年,至日俄战争结束,立宪的“小日本”战胜未立宪的“大俄国”,极大震动了“我大清”。见贤思齐,朝野上下很快就重建政治架构达成共识,君主立宪呼之欲出。1906年9月,朝廷宣布启动预备立宪进程,其目标就是仿照日本明治维新构建君主立宪体制。所谓君主立宪,其实就是在君主之下组建一个相互制衡的权力分享机制,不再让行政权独大。按照当时的设计,分享这个权力的就是重建一个立法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