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明馆丛稿初编

敦煌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跋

字体:16+-

伦敦博物馆藏敦煌本唐梵对音心经一卷,前有序文,题:

西京大兴善寺石壁上录出,慈恩和尚奉昭(诏)述。

序文后附不空译莲花部等普赞三宝梵文对音一节。又经名题下注云:

观自在菩萨与三藏法师玄奘亲教授梵本,不润色。

寅恪尝取此本与今存诸梵文本及译本校读一过,其异同已别于学校讲授时详言之。兹不赘述。惟此本对音,自「尾儞也乞叉喻」至「只哆啰孥」一节重复,当是传写之误。而梵文对音下所注之中文,意义往往譌舛,句读离析,亦多未当。又与玄奘译本之文详略互异,其非出于华梵兼通之大法师如慈恩其人者,固不待言。疑此本梵文对音,虽受自西僧,而此土学侣取汉译之义,逐字注之,以不解梵语文法,故多谬误也。此本心经之序,既称录自西京大兴善寺,而译莲花部等普赞三宝梵文对音之不空,即居于此寺。今本又列对音三宝赞于此本心经序文及本文之间。或者对音三宝赞与此本心经俱出于不空之手欤?

序文中所纪此经传授始末,颇为诡异,似不可信,然亦有所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壹云:

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是时顾影,唯一心但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初法师在蜀,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愍将向寺,施与衣服饮食之直。病者惭愧,乃授法师此经。因常诵习。至沙河间,逢诸恶鬼,奇状异类,遶人前后,虽念观音,不能令去,及诵此经,发声皆散。在危获济,实所凭焉。

可知奘公与此经原有一段因缘。若序文中所言观音化身,保卫行途,取经满愿,后复于中天竺摩竭陀阈那烂陀寺,现身升空等灵异,则皆后来附益演变之神话故事,即唐三藏取经诗话,销释真空宝卷,西游记等书所从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