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读就懂的吕氏春秋

知化

字体:16+-

那些以勇气侍奉人的人,是准备牺牲生命的。但还没到死的时候就说要死,这种言论没有意义。即使知道这样的言论,也和不知道一样。真正的智慧之所以宝贵,在于它知道如何适应变化。而那些困惑的君主则不同,在变化还没有到来时他们不知道;当变化已经到来,即使他们知道,也和不知道一样无法适应。有些事情是可以犯错的,有些事情是不可以犯错的。而身死国亡,这是绝对不能犯的错误。这是贤明的君主所重视的,却是困惑的君主所轻视的。如果轻视这样的错误,国家怎么可能不陷入危险?自身怎么可能不陷入困境?危险和困境的根源,身死国亡的结果,都源于不能提前知道并适应变化。吴王夫差就是这样的例子。伍子胥并不是不知道适应变化,但他进谏却不被听从,所以吴国变成了废墟,灾祸还波及到了阖庐。

吴王夫差准备攻打齐国,伍子胥说:“不可以。齐国和吴国,习俗不同,言语不通,我们即使得到他们的土地也不能居住,得到他们的百姓也不能使唤。而吴国和越国,土地相连,边境相邻,习俗相同,言语相通,我们得到他们的土地能够居住,得到他们的百姓能够使唤,越国对我们也是如此。吴国和越国的势态不能两立并存。越国对于吴国来说,就像是心腹的疾病,虽然没有发作,但它造成的伤害深重而且在内部。而齐国对于吴国来说,只是皮肤上的小病,不会让它苦恼,而且它也不会造成伤害。现在放弃越国去攻打齐国,就像是害怕老虎却去刺猬,即使打赢了,但后患无穷。”太宰嚭却说:“不能这样。君王的命令之所以不能在上等国家中施行,就是因为齐国和晋国的阻挠。如果君王攻打齐国并战胜它,然后移兵压向晋国,晋国一定会俯首听命。这样君王一举而征服两个国家,君王的命令一定能在上等国家中施行。”夫差认为太宰嚭说得对,不听伍子胥的谏言,而采用了太宰嚭的计谋。伍子胥说:“上天如果要灭亡吴国的话,就会让君王打胜仗;上天如果不想灭亡吴国的话,就会让君王打败仗。”夫差不听。伍子胥就垂着袖子,高高地仰起头,怒气冲冲地走出朝廷,说:“唉!吴国的朝堂上一定会长满荆棘啊!”夫差兴兵攻打齐国,在艾陵与齐军大战,把齐军打得大败。回来后夫差却杀了伍子胥。伍子胥临死前说:“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都东门上,让我看到越国人是怎样打进吴都灭掉吴国的。”说完便自杀了。夫差派人取来伍子胥的尸体,把他的尸体抛进江中,并挖出他的眼睛,挂在吴都的东门上,说:“你看越国人会不会打进吴都灭掉吴国啊?”过了几年,越国报复吴国,残害吴国的百姓,毁灭了吴国的世系,消灭了吴国的社稷,夷平了吴国的宗庙。夫差也沦为了俘虏。夫差临死前说:“死的人如果有知觉的话,我有什么脸面在地下见伍子胥呢?”于是就用衣服蒙住自己的脸,自杀了。当灾祸还没有到来的时候,是不能够预知的;当灾祸已经到来的时候,即使预知了也无法挽回了。所以夫差在伍子胥面前感到羞愧,还不如当初就不知道。